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产品列表
最新新闻
行业新闻

产学研结合创建与发展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

新闻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6-06-04 09:59  点击:

  摘要:适应我国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人才需求形势的发展,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创建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填补国内该专业的空白,成为一个特色专业。 20多年来,紧密依托行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了一批从事超硬材料及制品的 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培育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不仅促进了学校特色学科和专业的形成 ,而且对超硬材料及制品行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发挥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1 适应行业发展应运而生的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

  超硬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性能优异的一类新材料。起初主要用作磨料,在磨料磨具行业逐渐由超硬磨料(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取代普通磨料(刚玉、碳化硅),这就是世界公认的磨料磨具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即所谓的“A→B,C→D”进展(Alumina刚玉→Borazon立方氮化硼, Carborundum碳化硅→Diamond金刚石)。后来在机械、电子、建材、冶金、石油、地质、核工业、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许多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20世纪80 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新时期的到来,超硬材料及制品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朝阳工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行业生产规模连年翻番。

  然而,当时专业人才奇缺。据1990年全行业统计资料,技术人员占职工人数比例不到2%,而原机械工业部《八五》规划要求技术人员比例应达到15%以上,二者相距甚远。而且,本行业技术人员全部是其他专业改行而来的。国内各类学校,包括本科、专科在内的全国所有院校,均无与此对口的专业。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全行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原机械工业部组织了该行业人才需求预测调查,并提出了设置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的动议。随后,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根据机械部对学校提出的要求,开始筹备创建新专业。学校组成多个调查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分头走访和书面调查多种方式,先后调查了机械、电子、建材、冶金、石油、地质、国防等系统的100多家科研、设计、生产单位及其有关的部、委、局等主管部门,还走访了有关的高校,针对各系统各部门人才需求情况和办学方向及办学模式,广泛征求了意见,深入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根据调研结果,学校决定申报开设新专业——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经原机械部和国家教委批准,新专业与1987年开始及招生,1990年有了首届毕业生,填补了国内空白,这被称为“行业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载入了《我国超硬材料发展30年大事记》的史册。

  可以说,我校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是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为适应新时期经济建设提出的新需求,应运而生的新专业。它的诞生是产学研合作的产物,是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的产物。

  2 适应行业需要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

  该专业从创建之日起,就根据行业要求,遵循产学研三结合的精神,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调查征求全行业百余个单位的办学要求的基础上,学校邀请在全行业有代表性的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数十人来到学校,专门举办《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论证会》。

  经过论证确定,该专业毕业生分配去向是,面向机械部系统及其他有关部委系统的全国范围的超硬材料及制品行业,其中包括工业企业及有关的科研、设计、应用部门。毕业生主要从事超硬材料及制品制造的技术工作,包括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制造和磨削工具、锯切工具、钻进工具、切削刀具等的开发研究、设计制造工作以及这些产品的应用技术工作。

  根据培养目标要求,专家们还深入论证了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包括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校内工程实践基地(实验室和校办工厂实习车间)的建设方案。确定课程设置总体方案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者学时百分比 大致是40:40:20,实践环节的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39%。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专家论证意见确定的专业课的比例,明显高于当时本校的其他专业,也高于其他本科院校的专业课比例。

  按照行业要求制定培养人才的计划,以满足用人要求为最终目标,体现了产学研合作办学新模式不同于以往闭门办学的特色。这是超硬材料及制品这个新专业为适应社会要求在创建初期就开始实行的带根本性的重要改革。

  3 产学研结合进行专业建设

  3.1 产学研结合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

  在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我校还聘请了在全国超硬材料及制品行业有影响、有代表性的科研、生产单位的一批著名专家学者为该专业的办学顾问或兼职教授,例如三磨所的王光祖、戴红军、潘飞、第六砂轮厂的徐湘涛、赵端云等。请他们与本校教师联合编写教材,例如《超硬材料制造》、《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制品》、《超硬材料树脂磨具》等。本校独编的教材,例如《金刚石磨料与磨具》、《超硬材料电镀制品》,也请行业专家参与,在编写前审查编写大纲,在编写后请他们审稿。这样编写出的一套教材,理论联系实际,适应行业需要,不仅用作学校教材,而且被用作技术参考书,在全行业广泛发行,已经正式出版并且多次重印或再版。

  除联合编写教材之外,还请顾问专家在新专业开办之初来校系统讲授某些课程,让青年教师作为助教,系统听课,以备以后独立开课。与此同时,每年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举行专题讲座,或短期讲学。

  为了把青年教师培养成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能文能武、即是讲师又是工程师的双师型人才,我们把该专业的青年教师先后派送到有关的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进行深造和实习,时间在一年以上。以后每年不少于两个月,多年坚持不懈。这类人员比例占80% 以上。同时,对青年教师还采取脱产或在职读硕读博等多种形式进行深造,使之全部具有高学历。

  3.2 产学研结合进行实验室建设

  该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方案,甚至具体到试验项目的设置,先经过行业专家论证而后确定。在实验室建设中,在确定必开的实验项目和购置实验设备仪器计划时,我们本着产学研三结合的精神,提出了”三二一”优先原则,即:教学、科研、生产三种功能兼备者,优先;同时具备了两种功能者,其次;只有单一教学功能者,最后考虑,若非必不可少,则不于安排。这样可以使来之不易的有限物质条件在教、科、产三方面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取得最佳使用效果。贯彻三二一原则的结果,现在该专业90%以上设备仪器兼有三种或两种功能,为教科产三结合创造了有利的基本条件。

  3.3 产学研结合进行实习教学改革

  生产认识实习,实行厂校、所校合作。具体安排是,学生先到行业的骨干企业郑州华晶等公司了解生产过程及装备,然后到国内对口专业研究所郑州三磨所了解科研前沿和新产品开发情况。这是该专业20多年行之有效的产学研结合进行实习的途径。生产操作实习和专业实习,在校办金刚石制品厂进行,由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承担指导实习的任务。通过这种校内产学研结合的形式,进行工程技术训练,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生产操作技能。

  该专业的毕业实习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产学研结合比较紧密。我们对毕业实习课题立项实行三个优先的原则——凡是工厂提出的课题优先;凡是结合科研的课题优先;凡是新产品开发研究的课题优先。这三类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课题,优先予以安排并给与人力物力的支持。实验本设备仪器优先满足这些课题的使用要求,实习经费也对这些课题重点倾斜,给与超出学校规定数额的额外补贴。该专业毕业实习课题90%以上属于结合生产、科研、新产品开发的课题。这样做有助于让学生深入实践环境,解决实际问题,得到实际锻炼,成为具有真才实学的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同时,也锻炼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增加了办学的经济效益。

  4 校内产学研三结合工程实践基地的建设

  校办工厂金刚石制品厂同时也是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的实验实习中心.它的建设方案和车间布局,紧密结合该专业教学要求来制定。.对应该专业四门主干专业课,校办工厂分别建成了与之相对应的四个模块:超硬材料、烧结制品、电镀制品、树脂磨具等四条生产线。这样相对完整的实践基地,不仅是工厂的生产基地,也是专业实习的教学基地,同时还是科研和新产品开发试制基地。这是一种兼有产学研三种功能的综合性的新型校内工程实训基地。

  为了更好体现产学研三结合的精神,在原有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和金刚石制品厂的基础上,学校又建立了超硬材料及制品研究所,并且对实践基地在管理体制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校办金刚石制品厂原来隶属于学校产业系统,而不属于教务系统。经学校批准,决定把金刚石制品厂划归教务系统。工厂厂长同时担任系副主任和研究所副所长,既负责工厂生产,同时又负责实习教学任务,协助进行科研。工厂在经济上对立核算,自负盈亏。后来又进一步深化改革,把金刚石制品厂更名为超硬材料磨料磨具实验实习中心。

  在体制改革的同时, 对教学实验设备仪器、工厂的生产设备、研究所的科研仪器,实行统筹安排,资源共享,,改变了原来的分散状态,防止了重复建设,提高了有效利用率,体现了产学研三结合的优势。

  同时,教学科研人员也进行统一安排。工厂的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同时承担教学实习任务,而教师、科研和实验人员也有一部分人承担工厂产品开发任务和质量检测工作。

  如上所述,人员、设备和场地建筑物,经过统一调配,统筹安排,教学、科研、生产三者分割的历史局面已经改变,初步形成了产学研三结合的新型的统一体系。

  5 学校与行业的全方位密切合作

  5.1 参与筹建全国超硬材料行业协会及协会各项工作

  郑州工业高专由于创建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成效显著,获得行业高度赞誉,被推荐为中国超硬材料工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职工教育主任单位(吉林大学是副主任单位)。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的骨干教师多人成为行业技术专家,参与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企业、火炬计划项目、杰出人才基金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立项、验收、鉴定工作,参与起草制订全国超硬材料行业和河南省科技发展规划。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创始人王秦生教授被聘为中国超硬材料工业协会特聘顾问、技术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作为我国国家科委代表团超硬材料分团团长、中国超硬材料协会代表团团长,率团先后赴美、俄、德、、日、意等国,与国外进行超硬材料及制品方面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

  5.2 参与国家超硬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的规划和建设

  在河南省科技厅指导下,王秦生教授等专家与郑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密切合作,完成了国家超硬材料产业基地的规划和申报工作,并于2002年通过科技部批准,2003年挂牌成立。王秦生教授被聘为国家超硬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首席专家 。同时,按照开发区产学研结合的规划,批准在开发区整地约1200亩,建设新校区,为郑州工业高专升格为本科创造了必备条件。

  5.3 参与国家超硬材料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链的规划和建设

  在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王秦生教授等专家与有关方面密切合作,完成了“国家超硬材料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链”建设基地的规划和申报工作,并于2009年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成立。王秦生教授被聘为国家超硬材料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链专家组组长。同时,在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参与国家产业链重大专项10个项目的组织筛选、申报、资金申请和分配方案的制定,获准1.25亿元的国家资金支持,项目2012年已经顺利完成,为促进河南省超硬材料及制品特色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国家第二轮项目支持今年开始启动。

  6 产学研三结合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比较早地自觉贯彻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依托行业开门办学。在实行校外产学研三结合的同时,下功夫狠抓校内产学研三结合改革。因此,该专业在教学、科研和生产三方面都成效显著,不断取得可喜的成果。

  6.1 专科本科研究生多层次培养人才

  郑州工业高专从2002年起与本科院校中原工学院联办本科,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当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郑州工业高专完成专升本的准备工作,2004年该校与郑州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2005年和2010年在河南工业大学第一、二次科技工作大会上,都把超硬材料确定为河南工业大学重点建设的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方向之一。在开办本科的同时,保留原有的专科继续招生,保持原有专科生的特色。还要继续办好职工大学学历教育。总之,针对行业的不同要求,多层次全方位培养人才。

  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现有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27人,博士27人,博士后4人 。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一级重点学科、超硬研磨复合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重点学科超硬材料开放实验室。

  中原工学院继2002年与郑州工业高专合作联办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之后,于2004年起在本科生层次独立开设以超硬材料及制品为特色方向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加工与控制专业。该校的材料与化工学院现在设置有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硕士点,以超硬材料及制品为其突出的特色研究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材料与化工学院现设有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档超硬材料工具河南省工程实验”和“郑州市金刚石锯切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22人,博士29人,其中博士后5人,双聘院士1人。

  6.2 教学成果显著

  根据行业需要创建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依托行业建立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成果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超硬材料制造课程以及超硬材料制品有关课程改革效果良好,并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

  由于产学研三结合效果显著,该专业王秦生教授被推荐代表本校参加有多所高校联合承担的国家重点教研项目《面向21世纪机械学科教学改革——产学合作研究》课题。

  在教材建设方面,在第一轮教材的基础上,正式出版了《超硬材料制造》、《金刚石烧结制品》、《超硬材料电镀制品》、《超硬材料及制品》、《磨料磨具技术手册》等专著和教材。

  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该专业自创建以来,已经有了20多届毕业生。历届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供需比曾经多年保持在1:3 ~ 1:5,是河南省公布的高校中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之一。

  6.3 科研成果丰硕

  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和中原工学院材料化工学院,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省杰出人才基金项目、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200多项。近年来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8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80多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秦生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联合上市公司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和郑州三磨研究所,依据多年产学研结合的成果“触媒法合成高品级金刚石关键设备与成套工艺技术研究开发”,于2011年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成功!这是本行业25年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7 结束语

  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及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始终是沿着产学研三结合的道路前进的。在这条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一些喜人的进展,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称赞,证明这条路是走对了,大方向是正确的。我们相信,产学研结合是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专业学科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越走越宽的康庄大道,我们将沿着这条大道坚定不移地继续向前走!



上一篇:多功能磨床数控磨头旋转功能

下一篇:优质钻头凿开页岩层:钻头不到 石油不冒

Copyright © 2013-2016 佛山市南海区耐利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757-81168640 王经理 邮箱:info@fsnile.com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市山镇小塘五星工业区